工人发明家科研成果尘封20年

发布时间:2024-01-15 05:25:59 来源:工程案例

       

  东北网7月31日电哈市香坊粮库的保管员杜厚喜,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研究出一种先进的粮食水分测定仪器,有关部门经过鉴定后认为,杜厚喜所研究的这种水分测定仪的精确度达到国标标准。这种仪器至今仍不落后。可是这种仪器被发明出来以后,竟然在杜厚喜家中静静地“躺”了20多年无人问津。

  杜厚喜曾经是粮库的保管员,一向爱钻研的他发现粮库在验粮时对于水分的测定一直用“牙咬”,这样不仅不科学,而且也不准确,又拖长时间,农民送粮排队还得挨冷受冻。于是,他开始思考要发明一台能快速准确测定粮食水分的电子仪器。

  1970年杜厚喜开始投入到研究工作中,1972年基本研制成功。但由于他的研究没有被大家接受,他被别人看成疯子、精神病。也因为研究耽误工作,单位曾给他停发了几个月的工资。负担着300元债务的他,只好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及妻子儿女每天早上到树林里挖一些花土,然后到市场上卖点钱维持生活,然而,杜厚喜的这一举动却被认为是思想上有问题,落后、不思进取。

  1978年杜厚喜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帮助,又恢复了研究工作,并且得到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终于研制出“双筒式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

  1980年哈尔滨市科委组织20多名专家,对杜厚喜发明的“双筒式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进行检验确定。结果专家们认为,“双筒式粮食水分快速检测仪,根据粮食所含水分和电阻的关系,进行水分测定,其设计和测定合理。这台粮食水分快速检测仪具有稳定性很高、测水准确、测定速度快、适应性广、不受地区限制、简单易操作、携带方便、造价低等优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国内外其他同种类型的产品相比更为先进。”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了解到“双筒式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的情况后,委托四川粮食储藏科研所对其做全面测试,结果再次证明这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

  1984年,杜厚喜发明的双筒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被全国粮食系统评为“最佳使用仪器”。同年“十一”,杜厚喜荣幸地作为代表到北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祝大会,向祖国35周岁生日献科技厚礼。

  回到哈尔滨市之后,杜厚喜受到报刊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杜厚喜一时成了被大家争相学习的工人发明家。经省名人协会的专家和教授评定后,杜厚喜获得了一个研究员证书。

  得知自己被评为研究员后,杜厚喜诚实地向协会的领导与专家们说:“我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没有大学的知识,怎么可以评为研究员呢?我的资格不够。”听到杜厚喜这番诚恳的话语,协会的专家们一致表示:“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学习而来的,有正式的毕业证书,另一类是从实践中得到丰富的知识。你发明的双筒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解决了测试粮食水分的稳定性问题,这是一项重大的发明成果,所以,你理应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评你为知识分子的依据,就是国家鉴定证书。”

  虽然杜厚喜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受到了各界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媒体的关注,可是在称赞声过后,就没有人来过问产品投入应用的问题,多年来,这项科技成果只好一直深锁闺中,1988年,杜厚喜退休,从此以后他的发明更是无人过问了。

  1991年时,有一位自称是哈尔滨市某厂厂长的人找到了杜厚喜,提出要出资生产该仪器。杜厚喜想,自己发明的仪器终于能回报社会了,所以没有提任何要求便答应了。可是让杜厚喜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个自称某厂厂长的人,拿到他的发明以后,从香港一位老板的手中骗取了40万元钱便销声匿迹了……

  经历了这次打击,让杜厚喜感到欲哭无泪,从此,他再也没心思寻求合作伙伴。虽然后来也陆续有一些民营企业家找到他,答应给他丰厚的技术转让费,可是他都没有同意。

  杜厚喜说:“贫困对我来说并不算得上什么,我只想找个政府机构的单位,无偿地将这项发明奉献出去,能为国家的粮食检测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