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氢气浓度就能预测地震?地震学界原来这么多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3 00:19:22 来源:平开窗型材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2018年浙江省地震科学技术创新大会31日在杭州召开。自1970年浙江第一个地震台——新安江地震台建立以后,我省正式踏上了地震科学技术创新创业的征程。多年来,作为地震发生总体较少的地区之一,我省地震科技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在31日的创新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多维地震监测台网基本建成,测震、地壳形变等各类观测台项271个,每平方公里超20个,密度高于全国水平。此外我省地震陆域检验测试能力已达到2.0级,近海海域监测能力已达到3.0级,部分重点地区达到1.5级。

  据悉,浙江建设了地震前兆异常核实分析软硬件技术平台,提高了前兆异常识别和提取能力,数字地震波分析系统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大会现场,多家浙企携相关先进的技术现身,覆盖震前、震中、震后全过程。

  在地震爆发力传达到地表之前,岩石事实上已经在地壳深处有了异常活动。当这些岩石振动时,原先被封闭和吸附的氢气就会被释放开来。也就是说,如果某地地表下的氢气浓度猛地增加,那该地近期内发生地震就是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氢气浓度与地震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得到地震学家的普遍认同,国内外的震例研究已经表明,在震前的10-40天,氢气浓度变化最大,如果短时间内氢气浓度出现大幅异常升高,当地居民就必须要时刻注意。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氢气泄漏浓度来对地震进行一定的预测也已经是行业内的普遍做法。例如2017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发生3.3级地震前,黑龙江地震局使用杭州超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测氢仪CJ-300H在对附近断层进行流动观测时,发现氢气浓度出现了异常升高。

  “公司的痕量氢地震观测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由模拟分析向数字化分析转变,在地震短临监测工作中具有示范作用,目前已经在全国推广应用了。”杭州超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镧告诉记者。

  去年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的时候,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讲师吴彬正拿着学校研发的量子重力仪在湖州地震台来测试,突然检测仪显示有地震波到达湖州,一看地震台的其它监测仪器,才确认刚刚确实有地震发生。

  “我们接下来将在一些水库周边设置小型地震监测点,通过监测水库地震的级数、时间等来寻找水库地震发生规律,为将来水库地震的预测和研究提供数据,减轻水库地震危害。”吴彬说,不同于普遍需要放置在专业地震台的测量仪器,此款量子重力仪即使是放在普通实验室甚至是家中也能正常使用,有非常高的抗干扰性。

  如果某地5分钟前手机信号的使用、流动情况一切正常,5分钟后忽然出现大规模的信号异常流动,出现部分信号消失甚至全部信号消失的情况,那这一个地区有没有有几率发生异常?

  如果监测到某地发生地震,其中一部分100台手机信号全部突然消失,其中100台信号消失2台,能不能依此初步判断受灾更重的先是哪块区域?对随后紧急的救灾工作提供大概指导方向?基于这个原理,杭州远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这方面做着尝试。

  杭州远眺科技有限公司应急行业线总经理沈薇莲向参观者展示了去年九寨沟地震时手机信号的流动方向。记者看到,震后1个小时,震中手机信号活跃范围明显减小,热度也直线下降,而跟着时间推移,手机信号开始由震中向灾区以外流动,这些信号的流动方向,暗示着人员最集中所在地以及游客撤离路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