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4 06:40:01 来源:杏彩官网下载安装
乌克兰战争爆发已超越400天,美国及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其中毒刺式防空导弹就超过2000枚。不过这些导弹战果却不大,俄罗斯空天部队在战争期间损失了大约62架直升机。
按照这些数字计算,乌克兰平均一周,消耗导弹超过30枚才能击落1架俄罗斯直升机,这个效费比并不高,根本原因还是俄罗斯直升机配备了比较齐全的机载防御系统,提高了对便携式防空导弹预警和对抗能力。另外俄罗斯直升机大量使用非制导武器,需要近距离攻击目标,也造成了一些损失,后期俄罗斯武装直升机使用产品305远程导弹之后,其损失就迅速下降。
针对毒刺导弹表现,美国陆军已经启动了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研制。美军要求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具备更强的目标探测和毁作能力,导弹不但能够对抗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也能对付无人机、巡飞弹这样的目标。导弹成本和价格更低,以便出口。
中国技术人员早就意识到现有便携式防空导弹存在的问题,中国导弹研发单位通过收集、分析国外便携式防空导弹实战经验,就发现现有导弹存在抗干扰能力差、作战能力变弱严重等缺点。
举个例子,苏联箭-2便携式防空导弹首战命中率高达60%,但是对方采取了干扰及其他对抗措施之后,它的命中率迅速下降,最后还不到1%。美国毒刺导弹情况差不多,它在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场命中率较高,但是乌克兰战场就急剧下降到3%左右。因此便携式防空导弹要一直进行改进,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足够的命中率。
有了国外导弹的前车之鉴,国产便携式防空导弹一直在逐渐完备和改进之中。对于便携式防空导弹来说,制导系统是关键。由于体积和重量有限,加上采用了旋转弹体来控制飞行方向,只能采用点光源红外制导系统。
(点光源红外制导成本低,实际设计也挺复杂,用机械方式帮导弹“智能”识别目标)
点光源红外制导系统技术成熟、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成本和价格低,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抗干扰能力差,容易被照明弹、太阳等人工或者自然干扰源干扰。因此中国导弹技术人员把制导系统作为国产便携式防空导弹改进的重中之重,重点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成功多种新型制导系统,有效增强了国产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性能。
国产飞弩-6便携式防空导弹采用了多元红外制导系统,这是一种介于点光源和红外成像制导之间的制导系统,灵敏度比点光源提高70倍左右,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更强。
前卫-12便携式防空导弹则采用了双波段红外制导系统,所谓双波段红外制导系统指的是它可以同时工作在两个红外波段,照明弹和太阳光一般信号强度较大,波长较短,而目标信号强度较小,波长较长,这样有双波段红外制导系统就能区分照明弹、太阳光和目标。
前卫-12曾经在一次性能演示之中连续过滤掉目标投放的8枚照明弹,显示了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双波段红外制导系统就是秘诀。
国产飞弩-16便携式防空导弹更先进,它采用了红外/紫外准成像制导系统。这种系统能同时工作在红外和紫外两个波段,扫描方式是玫瑰线状扫描。由于天空紫外线辐射较强,作战飞机和直升机紫外辐射较弱,当直升机进入导弹头视场的时候,在天空背景之下目标的信号特征会很明显,这样就能提高导弹的抗干扰的能力。而玫瑰线扫描由于瞬时视场小、分辨率比较高、扫描速度快,能轻松实现接近成像的效果,从而分辨出目标与照明弹,进一步提升导弹的抗干扰能力。
在这两种国产便携式防空导弹面前,毒刺导弹的性能已经落后一代。前段时间美国送往台北的500枚毒刺导弹,也是美军的库存货,这些毒刺能发挥多少效果,恐怕美军自己也没底。
(飞弩16是飞弩6的改进型,巴基斯坦已采用,使用准成像和玫瑰线扫描,抗干扰能力强)
不过现代武装直升机对抗手段也在提高,采用一体化机载防御系统,配备激光对抗系统、多光谱干扰机、复合干扰照明弹等等,这些新系统和设备对现有便携式防空导弹形成了有效的干扰和压制。这些在乌克兰战场上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在乌克兰战场效能迅速下降,美国要研制新一代导弹。
因此我们也需要研制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这种导弹采用新型制导系统,尤其是考虑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甚至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以提高对抗现代和未来飞行器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适应2030年之后的战场环境。
(电子设备的特点是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未来便携导弹导引头或许能够正常的使用更复杂的技术)